残保金优化

吉林,一个对参加人有温度的城市(吉林残保金)!

2020-11-13 11:49:05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今天中午,吉林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闻人庆带队参加《行风热线》上线直播,市残联组织宣传维权部主任张嘉莉、康复中心主任黄云芬、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浦宏伟做客直播室,和广大听众进行了空中交流。

2020年吉林市残联被省政府

授予集体一等功

省、市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肯定我市残联工作

出台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文件

今年7月,积极推动出台了 《中共吉林市委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全省是第一家,在全国是第二家。《意见》紧紧围绕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将残疾人事业“十四五”规划、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和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加快推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改革创新等7个方面,提出了探索智慧化残疾人服务机制,形成统筹协调的助残机制等20项创新举措,为谋划“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方向和重点。“吉林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继续打响了吉林市残疾人工作“全国品牌”。

超额完成民生实事项目任务

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73户,完成省政府任务指标数的106.64%。实施“残疾人之家”星级提升21家,完成省政府任务指标数的105%。

创建了三个残疾人服务基地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交流,根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努力打造残疾人康复研究服务创新基地。推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与中国残疾人康复中心合作交流,创建全国康复研究基地暨华东中心康复示范基地;推进市特殊幼儿教育康复园与长三角区域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创建华东师范大学实践研究基地;依托嘉善特色旅游省级重点项目,在甜蜜小镇建立了辐射长三角区域的残疾人免费体验基地。

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发动各级残联干部、广大残疾人参与开展“两战都要赢”工作。疫情非常时期对全市残疾人服务机构开展全面排摸,实施封闭管理。实施吉林残保金减征和免征优惠政策,帮扶企业抗击疫情共渡难关。开展“问健康、送关爱,问需求、送服务”活动,发送短信60多万条,收集需求675条,解决660条,收到感谢短信1005条,2-3月疫情期间为向全市10.4万名持证残疾人和服务机构发放口罩115万只,有效解决防疫期间残疾人特殊困难。创新方式开展复工复产“云服务”、技能提升“云培训”、康复服务“云指导”、特需幼儿“云教学”、涉残事项“云受理”、心理健康“云辅导”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残疾人踊跃捐款捐物“初心榜样”朱丽华为全市低保残疾人捐赠口罩11万只,价值13.2万元,向武汉捐助3万元。

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加大

加强残疾人保障政策宣传与督查,提升残疾人及亲属对政策的知晓率。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16156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资金3653.48万元;43684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资金8255.21万元。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险补助力度,全面实施养老、医疗保险扶持政策,对7955名残疾人补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1129.324万元,对45987名残疾人补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贴2423.3万元,对12573名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员补助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补贴4856.2万元。实施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住房保障等政策。

积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市县两级残联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困难救助等工作,今年全市各级残联系统帮助对口地区贫困残疾人脱贫任务数为830人,实际完成2117人,完成任务指标275.78%。全市各级残疾除了主动争取财政投入外,还通过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等途径筹集物资和资金160多万元,其中市残联筹集近100万元。

特殊教育发展积极推进

发挥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学前教育分中心作用,完善“医康教”三位一体、残健融合机制。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段教育,配合做好残疾考生高考服务工作。

创业就业水平得到提升

市、县两级残联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和举办网上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新增就业832人,完成任务数的138.66%。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709人,完成任务数的113.93%。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置残疾人工作,今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招单考残疾人6人。

残疾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康复服务提标扩面,推动出台《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吉林省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嘉政办发〔2020〕2号),残疾儿童在定点机构康复训练费用年人均最高补助标准由省2.4万元的基础上提高到3.6万元。全市共康复训练残疾儿童559人。落实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责任保险与在训残疾儿童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辅助器具适配服务981例,完成任务数的114.87%。开展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暨特需人群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六个一”活动,举办首届长三角地区残疾人心理康复论坛,“嘉心在线”总设计师、吉林大学—吉林心理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琴美在启动仪式上作专题讲座,通过禾点点直播,收看人数达12万多。

改革创新工作全面推进

推进助残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经验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微信公众号刊登。“幸福嘉”数字残联建设扎实推进。残疾人数据纳入“智慧吉林”数据目录,供市级有关部门调取共享。政务服务2.0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等8 个助残服务事项上线使用。制定《吉林市党群服务中心无障碍融合设计导则》《吉林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导手册》,推动建立吉林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吉林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开展吉林省无障碍社区创建工作,完成8个省无障碍社区创建任务。海盐县沈荡镇“全国无障碍镇(街道)”创建活动,已接受了国家建设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强化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和“清廉残联”建设,在全省残联“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部署会上,市残联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市级残联作经验交流。

全社会助残氛围日益浓厚

5月17日,全国助残日当天,张兵书记在《吉林日报》头版头条向全市残疾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吉林新闻客户端、读嘉等6家新媒体都作了报道;“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当晚在央视一套播出,市残联主席团副主席、市盲人协会主席朱丽华获“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登上颁奖典礼,成为吉林首位“感动中国人物”,也是吉林省第一位获得“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的残疾人。5月18日,《吉林日报》上有2篇文章报道吉林残疾人工作;市残联微信公众号普及运行,“禾点点”客户端加载市、县残联工作动态、政策文件,扩大残疾人工作宣传覆盖面。举办第八届“我的视界我的梦”全市残疾人摄影比赛及残疾人优秀书画、摄影作品云展览等活动。文化助残“五个一”工程,受益人数4500人。康复体育进家庭525户。

听友 提问 ▶

请问如何申领残疾人证?

申领残疾人证分线上线下两种形式

↓↓↓

线上:在电脑上下载“吉林政务网”或手机上下载“浙里办”APP,登陆办理残疾人证界面,按要求上传身份证、户口本、两寸白底彩色证件照片(与身份证照片规格一致)——网上受理初审通过后,到户口所在村(社区)领取残疾鉴定表——到指定医院做残疾鉴定。鉴定结果,由医院告知残联。符合残疾人证申领标准的,残联会制做残疾人证,寄到申请人留的联系地址或通过村社区发给申请人;不符合残疾人证申领标准的,残联也会打电话通知到申请人。

线下:携带身份证、户口本、两寸白底彩色证件照片到户口所在村(社区)领取残疾鉴定表——到指定医院做残疾鉴定。鉴定结果,由医院告知残联。符合残疾人证申领标准的,残联会制做残疾人证,寄到申请人留的联系地址或通过村社区发给申请人;不符合残疾人证申领标准的,残联也会打电话通知到本人。

目前线上申请办理残疾人证,在部分人群中(比如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使用电脑)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建议方便的话,就携带上所有办证所需资料,即身份证、户口本、两寸白底彩色证件照片,到户口所在村(社区),通过线下方式申办残疾人证。

残疾人如何办理公交车爱心卡?

根据自愿原则,需要办理“爱心卡”的吉林市区户籍残疾人持《残疾人证》和一寸彩色正面免冠近照1张到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IC卡办理中心(中山东路766号)或南湖区政务数据局(行政审批局)(吉林市凌公塘路1683号)一楼C07服务台申办,代办的另须携带代办人和被代办人的身份证件以供查验。

残疾人首次办理“爱心卡”费用免费。遗失补卡费用由本人承担,由市公交公司收取工本费。

使用规定

1.身高1.2米以下符合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未成年残疾人、年满70周岁符合办理“敬老卡”的残疾人享受其他特殊人群免费乘坐公交车保障政策,原则上不予办理爱心卡;

2.“爱心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一经查实转借他人,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收回爱心卡。

3.“爱心卡”属于免费消费城市公交IC卡,今年开始每年年检改为由公交公司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比对。

4.持卡人要妥善保管爱心卡,一旦遗失应该及时重新申领,但遗失补办的一年内限办一次。

我是一名残疾人,最近刚刚失业,我想再找一份工作?

您可以找 当地残联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也可 ,在公众号上我们会推送网络招聘会的信息,您可以进行求职应聘。

上一篇:福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保金)中残疾人就业人数如何计算?

下一篇:福建,一个对参加人有温度的城市(福建残保金)!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