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如何计算?人数、工资及相关政策-微蜂网残保金托管平台
2020-12-24 14:52:18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残保金如何计算?人数、工资及相关政策
来源: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
作者:admin
日期:2018-08-13
浏览:9921
如何计算残保金? 残保金按上年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计算公式如下: 残保金=(上年企业员工人数×1.7%-上年企业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 举例说明:企业A员工
100人,上年度安置残疾人人数为0,企业年平均工资12万,则残保金缴纳金额为(100*1.7%-0)*12=20.4万。
企业员工,是指企业在编人员或依法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上年企业员工人数,按上年度企业员工的年平均人数计算,结果须为整数。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以劳务派遣用工的,计入派遣单位员工人数。
上年企业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是指上年本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实际人数,可以不满1年,不满1年的按月计算。
上年企业员工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口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上年企业员工年平均工资,按企业上年员工工资总额除以企业员工人数计算。 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可以不是整数。 符合哪些条件的残疾人可计入用人单位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符合以下条件方可计入本单位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一)将残疾人录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劳动年龄内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
(二)依法支付残疾人工资; (三)依法为残疾人在本市按月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安置残疾人跟残疾证等级和类别有什么区别 (一)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3级)人员就业满1年的,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计算;未满1年的,按照残疾人职工实际就业月数(以为残疾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为准)的2倍计算。
例:某单位上年10月份招用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听力残疾1级)的职工,该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计算为:(3个月÷12个月)×2倍=0.5人。
(二)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3至4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4至8级)人员就业满1年的,按照安排1名残疾人计算;未满1年的,按照残疾人职工实际就业月数计算。
例:某单位上年5月份招用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残疾等级为7级)的职工,该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计算为:8个月÷12个月≈0.667人;
(三)用人单位成立未满1年的,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3级)人员,按照残疾人实际就业月数除以用人单位成立月数所得结果的2倍计算;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3至4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4至8级)人员,按照残疾人实际就业月数除以用人单位成立月数所得结果计算。
例:某单位地税登记注册日期为上年5月份,7月份招用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肢体残疾2级)的职工,该单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计算为:(6个月÷8个月)×2倍=1.5人。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