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定了,3月18日执行!人社部发布新规,这些社保红线不能碰

2022-3-10 18:36:46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8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3月18日起施行。



新《办法》重点强调了法律责任,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查,加强对骗取社保基金的处罚力度,对用人单位、对支出单位追究责任。


从政策趋势看,国家从未放松对社保基金的监管,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对社保基金的监管从细节、到检查力度均有所增强。对企业来说,社保合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这些红线不能碰,将承担法律责任


《办法》规定,侵害社会保险基金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相关法律责任。


《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的,克扣或者拒不按时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丢失或者篡改缴费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个人权益记录的,违反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制度的和其他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类是欺诈骗保相关法律责任。


《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社会保险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一是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工伤康复协议机构、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协议机构、工伤预防项目实施单位等通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及相关报销票据等手段,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

■ 二是培训机构通过提供虚假培训材料等手段,骗取失业保险培训补贴的;

■ 三是其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


《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个人有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通过虚假待遇资格认证等方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通过伪造或者变造个人档案、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手段违规办理退休,违规增加视同缴费年限,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通过谎报工伤事故、伪造或者变造证明材料等进行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提供虚假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通过伪造或者变造就医资料、票据等,或者冒用工伤人员身份就医、配置辅助器具,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和其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类是违规工伤认定、提前退休、劳动能力鉴定法律责任。


《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认定为工伤职工或者批准提前退休,给社会保险基金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处分。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提供虚假鉴定意见、诊断证明,给社会保险基金造成损失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图片

3月还有这些劳动法新规值得关注


贵州:给予经期、孕期、产假期、哺乳期、更年期女职工适当保护


2021年12月31日贵州省政府发布的《贵州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2年3月8日起施行。


《规定》提出,女职工因痛经不能坚持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女职工经期从事连续2个小时以上站立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适当的工间休息。女职工经医疗机构确诊为重度更年期综合征者,且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可以适当减轻劳动量,或者经双方协商安排其他合适的劳动。


山西:维护农民工获得工资的权利


2022年1月7日山西省省人社厅发布的《山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3月1日起实施。


《办法》明确,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为案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督办工作。用人单位、实际施工人应当承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清偿责任。


江苏: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


2022年1月9日由江苏省人社厅发布的《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


《实施办法》共35条,明确了参保缴费、待遇领取地、退休年龄等问题。其中,关于退休年龄的问题,《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上一篇:怎么用21.75计算工资?HR们别再乱算了!

下一篇:36个HR必知劳动关系陷阱,7天看完变劳动法专家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