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人社部:试用期不给员工缴社保,违法!

2020-7-10 15:28:24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又到一年毕业季。随着今年超过800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再加上其他职场新人踏上工作岗位,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近期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由于市场上不少公司在试用期都不给员工买缴纳社保,因此有不少人误以为企业在试用期是可以不缴纳社保的。

 

对此,人社部在7月6日作出回应:试用期不给缴纳社保,不合法!



随后,7月7日,人社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又发表文章,梳理了不缴纳社保的五大“坑”,并提出员工对此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


这五个坑分别是:试用期不给缴纳社保,让员工承诺弃缴社保,人事档案没转移到单位不缴社保,不签合同就不用缴社保,用支付现金方式取托管社保等。



除了社保缴纳,试用期还有哪些坑需要注意呢?一起来看看~


试用期没通过,可以随意延长?


如果在法定正常延长时间内,一般不违法,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试用期延长后不超过法定最高时长

比如你和公司签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公司原本只跟你约定了一个月的试用期,满足法律规定的不超过两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最多只能再延长一个月的试用期。

 

2. 双方协商一致

延长试用期已经涉及到了劳动合同变更,所以,用人单位如需延长试用期,需和员工协商一致,取得员工的同意,不能单方面做出决定。

 

3. 延长需要正当理由

用人单位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才能延长试用期。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员工手册》进行规范。


4. 需在原先规定的试用期结束前提出延长

用人单位若需变更试用期的长短,一般也应当在原试用期结束前进行操作。因为一旦原试用期届满,用人单位就应当对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价,并做出是否录用的决定。


试用期动辄3个月?


有些公司在和员工约定试用期的时候,一来就就是三个月,这是否合法呢?试用期公司想约定多久就约定多久吗?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也就是说,试用期能约定多长时间主要是看你跟公司签了多久的劳动合同,而不是凭公司随意规定。



试用期就可以不给工资?


除了试用期延长,有的单位还喜欢克扣员工的试用期工资,甚至不给工资。

 

那试用期可以不给工资吗?当然不可以!对试用期间劳动者待遇过低或得不到保障突出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的最低工资标准。


按照规定,员工在试用期的工资实际上有两个最低标准:一个是不得低于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一个是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两个标准相比以工资高的为准。

 

所以试用期不给工资的,是违法的!

试用期就可以随意开除?


试用期辞退员工在职场中并不少见,许多企业为了找“过渡”员工,刚要转正的人员就给辞退了!


但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劳动者有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果公司违法辞退试用期员工,那必须要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也就是说,如果公司违法开除试用期员工,则需要向员工支付1个月的工资做补偿!


试用期虽然是用人单位和新进员工的相互考察期,但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就可以随意对待员工。而员工在受到利益侵害时,也要懂得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上一篇:人社部再发警告:员工自愿放弃社保,企业不能免责!

下一篇:定了!继续减免社保6个月,16地已正式通知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