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在急难险重基层一线选贤任能-劳务派遣机构

2020-12-29 9:30:03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注重在急难险重基层一线选贤任能

2010-12-03

14:50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鲁亚飞?

核心提示: 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认为,在落实中应注重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急难险重岗位一线经风雨、增才干、作贡献、促成长,形成“干部资源在一线集聚、能力素质在一线提升、优秀人才在一线选拔”的良性循环,有力激发干部队伍建设的生机活力。

“风向标”,坚持基层一线选拔干部。

“重基层、重能力、重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会

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认为,在落实中应注重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急难险重岗位一线经风雨、增才干、作贡献、促成长,形成“干部资源在一线集聚、能力素质在一线提升、优秀人才在一线选拔”的良性循环,有力激发干部队伍建设的生机活力。?

树立“风向标”,坚持基层一线选拔干部。

“重基层、重能力、重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会议等渠道深入宣传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意义和作用,明确规定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把干部选拔任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真正把关心爱护基层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各个方面,形成在基层一线选贤任能的“磁场效应”。

年来,海门市就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途径,先后从基层急难险重一线岗位选拔92名干部担任领导干部职务;选拔221名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群众公认度高的年轻干部储备到后备干部人才库。

,新提拔干部中具有镇村工作、重点工程任职锻炼经历的人员占80%以上。?

构建“集训营”,紧贴基层一线历练干部。

把在基层教育、培养和管理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实,实现干部锻炼在基层、提高在基层、作为在基层。

海门市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模块式”培训。

“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思维、政策法规、党性教育等重点专题开展培训,满足干部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引领发展和服务群众等多元化需求。

“多岗式”锻炼。

探索“四个一线”锻炼法让年轻干部挂职到“条件苦”镇村、蹲点到“情况杂”部门、结对到“任务重”岗位、派遣到“发展快”地区摔打磨练,帮助其拓展视野、磨练意志、锤炼作风。

来,海门市先后派遣了130多名干部到江浙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了260多名干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选调了180多名干部参与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重点工程。

“项目式”管理。

打造干部干事创业平台,坚持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针对不同干部特点,定职责、下指标、交任务、压担子,确保干部在基层工作开展中做到对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

运用“测评仪”,驻守基层一线甄别干部。

构建“以发展论英雄,靠能力比高低,按成效论奖惩,凭实绩定升迁”的干部实绩综合考评体系,把干部在基层贯彻重大决策、参与重大项目、完成重点工作、调处重大矛盾作为干部实绩考评的重要指标。

运用干部考察手段,在干部选出来、派下去后,着手采取跟踪督查、专项考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民主测评“五位一体”考评方式,全面、准确、动态地对干部在基层的工作实绩、能力作风、群众评价等进行科学考评,并建立干部个人绩效档案。

层实践锻炼中综合考评结果优秀的年轻干部,给予“两优先”待遇,即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评先奖优,真正使基层锻炼同干部评先和使用双挂钩。

来,海门市在基层一线特别是在急难险重岗位实践锻炼的180多名年轻干部,经组织考核,已有65%左右优秀年轻干部被提拔重用。

者系江苏海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

《中国人事报》2010年12月3日

上一篇:工作队:一种国家权力的非常规运作机制-劳务派遣机构

下一篇:为中共建党作出贡献的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劳务派遣机构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