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潜伏”的非正规性和难复制性让人担忧-劳务派遣机构
2020-12-29 9:30:09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官员“潜伏”的非正规性和难复制性让人担忧
2011-04-11
11:22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安人和?
核心提示: 陈家顺,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曲靖市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被网友称为“最善于潜伏的副局长”———4年来,他以平均每年一次的频率,“潜伏”于义乌的各类企业当“农民工”,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
这种方式,他让6000多名家乡的劳务人员实现了公平就业、体面劳动。
月5日中国广播网报道)身为副局长,能够如此为农民工服务,无疑体现出了其强烈的宗旨意
陈家顺,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曲靖市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被网友称为“最善于潜伏的副局长”———
4年来,他以平均每年一次的频率,“潜伏”于义乌的各类企业当“农民工”,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
这种方式,他让6000多名家乡的劳务人员实现了公平就业、体面劳动。
月5日中国广播网报道)
身为副局长,能够如此为农民工服务,无疑体现出了其强烈的宗旨意识和优良作风,值得肯定和赞扬。
,正如陈家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他的“潜伏”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如果以一个公务员身份进去(考察),很多情况都会落不到实处”。
—“潜伏”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无奈;“最善于潜伏的副局长”获得的赞誉,也许就是对现实的反讽。?
用工企业说一套做一套,口惠而实不至;一些职能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甚至任由企业发布虚假招工信息、侵犯劳动者权益……在这样的背景下,似乎非“潜伏”便不能获取真实的企业信息。
许正是陈副局长玩“潜伏”的客观原因。?
然而,问题似乎远不止于此。
前陈副局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们也想介绍务工者到扬州等地打工,可是“尽管扬州的务工环境确实不错”,但曲靖的外出务工者仍然不愿意去。
现象的背后,无非是群众“非‘潜伏’得来的信息便不相信”的心理状态,是务工人员对用工环境和待遇承诺不信任的思维定势。
一点,正是陈副局长不得不连年“潜伏”的另一个原因。?
所以,我们得承认,陈副局长的“潜伏”着实让人欢喜让人忧:主观动因让人欢喜,客观原因却让人忧心;让6000多名劳务人员就业的成果让人欢喜,“潜伏”的非正规性和难以复制性则让人担忧。
言之,一方面,正是由于企业失信、有关部门失职等现象的存在和一次次累加,才逼着陈副局长做出了“潜伏”的选择;另一方面,“潜伏”大受欢迎的背后,则是务工者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感和对企业、有关部门信息的不信任感。?
有人说,社会信任就像多米诺骨牌,轻轻一推就会全部倒下,但要想再垒起来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力气。
,在目前“用工荒”不时出现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最善于潜伏的副局长”折射出来的用工领域的严重失信和不信任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拿出正规的办法,比如各企业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和信誉,说到做到,表里如一;比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职责,监督企业发布真实信息,遵守有关法规,保护务工者权益。
了这些,“潜伏”等非正规手段就只能是杯水车薪。?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