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上演“新冷战”前戏-劳务派遣机构

2020-12-29 9:30:09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波罗的海上演“新冷战”前戏

2014-11-02

09:49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宋忠平?

图为“顿河罗斯托夫”号潜艇上的一名俄罗斯水兵。

014年10月17日,瑞典军方得到消息,在斯德哥尔摩附近海域出现一个疑似潜艇物体。

军方随后出动了200名士兵、多艘隐身舰艇、扫雷艇和多架直升机在斯德哥尔摩以东约50公里的岛屿周边展开大面积搜寻。

露,瑞典军方截获俄罗斯方面的紧急通讯信号,可能是一艘潜入瑞典海域的俄罗斯潜艇陷入困境。

国国防部发言人则于10月19日表示,俄罗斯海军潜艇按计划在世界各海域执行任务,“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和突发事件”。

斯《生意人报》则分析认为,此次潜艇事件是一个阴谋,一直保持中立的瑞典开始出现强大的亲北约力量,并积极加强与北约的关系。

是该报道引用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卢基扬诺夫的看法认为,这一事件说明,俄罗斯确实正在重返“冷战”,俄罗斯与北约正式相互将对方视为敌人。

期,在波罗的海海域和空域似乎弥漫着一场昔日“冷战”气息。

14年7月18日,在波罗的海国际空域对俄罗斯实施电子窃听的美军RC-135侦察机,在遭遇到俄罗斯战斗机拦截下,为“尽快摆脱俄罗斯战机”硬闯瑞典领空,侵犯“中立国”主权。

14年10月上旬,一架瑞典空军的S102B电子侦察机在波罗的海上空执行任务时与一架俄罗斯空军的苏-27战斗机相遇,最近时两机相距不到10米。

典空军飞行员曝光,俄罗斯空军这架执行拦截任务的苏-27战斗机挂载了多枚空空导弹。

典捕获俄潜艇有历史先例之所以国际社会对中立国的瑞典如此大规模布网搜索俄罗斯潜艇感到来自“冷战”的气息,关键在于昔日的“冷战”期间确实出现过多次苏联潜艇被瑞典军队“抓捕”的先例。

战”期间的波罗的海一直是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前哨战,尽管瑞典不是北约成员国,但一直保持与北约特殊的军事关系,因此监视瑞典军事动向就成为苏联海军在这片海域的主要任务之一。

981年10月27日,苏联波罗的海舰队一艘613型常规潜艇奉命潜入瑞典水域实施侦察任务。

波罗的海海域多属于浅海,只有常规潜艇适合到这片海域活动,因此派遣了个头最小的613型常规潜艇到瑞典近海活动。

运不济的是,该艇意外在瑞典近海海域搁浅。

当日夜间,瑞典发现搁浅的苏联潜艇后,立即出动直升机、军舰实施包围,并迅速封锁卡尔斯克鲁纳湾,在出海口布下防潜网,在航道上架设障碍物,还拆除航标以防苏联潜艇外逃。

空军在空中不时掠过战机,以此警告苏联飞机不得靠近封锁水域。

陆军则在岸上架设火炮,密切监视着搁浅潜艇的一举一动。

管苏联潜艇试图利用夜色并趁涨潮时突围,但面临瑞典军队层层围堵最终还是无计可施,只能原地待援。

同时,得知潜艇被扣的苏联海军立即从波罗的海舰队派遣特混舰队奔赴出事水域,强硬要求瑞典放人放艇,一时间剑拔弩张,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或许最幸灾乐祸的就是躲在幕后的北约了。

到大国集团间的博弈后果,这场危机最终以苏联认错而告终,613型潜艇悬挂出苏联海军旗,并接受瑞典军方看押。

艇被扣押期间,苏联潜艇的艇长等被“请”到岸上接受瑞典军方调查。

快平息风波,苏联最终向瑞典正式道歉,并支付了65.8万美元的赔偿,同年11月7日,该潜艇在苏联编队护航下,由拖船拖回波罗的海舰队母港。

管已有前车之鉴,且颜面尽失,但之后的苏联海军潜艇依旧我行我素,照样在相关海域执行军事任务。

解体之后,考虑到波罗的海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及依旧位列东西方摩擦的最前沿,承接苏联衣钵的俄罗斯海军在普京时代开始就重点打造实力较强的波罗的海新舰队,而波罗的海舰队派遣潜艇在该海域执行各类军事任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典发挥“看守”俄海军作用之所以国际社会十分关注这次瑞典军方布设“反潜网络体系”搜捕俄罗斯潜艇,其关键就在于昔日就是此类事件险些导致大规模军事冲突的爆发。

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瑞典军方与俄罗斯发生一点点摩擦,都会导致北约的介入,尤其是近期的乌克兰危机爆发,让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本就十分紧张,一旦危机不加以实际约束,势必会让危机转化为军事冲突,这将是包括瑞典、俄罗斯等国都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客观来讲,在欧洲国家中军事能力较强的瑞典,尽管不是北约成员国,始终奉行“中立”政策,但在“冷战”期间考虑到北方强大的苏联“威胁”,实际上也与北约保持了极为密切的军事关系。

话讲,瑞典在波罗的海看住苏联或俄罗斯海军动向本身既符合自身国家安全利益,也间接契合了北约实际利益。

前,瑞典已经成为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国”之一,至于瑞典是否会加入北约,从北约的接纳程度来看并不存在什么障碍。

其让一个北约成员国在俄罗斯家门口盯住俄罗斯,还不如让中立国的瑞典多做点事情,还可以不给俄罗斯制造更多口实,或许这个中立的瑞典更符合北约的想法。

北约发展态势来看,强化对俄罗斯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全面监控,尤其是加强对可携带核武器的核潜艇实施监控将有助于维护北约在大西洋及其相关海域的实际利益。

另一个层面考虑,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等军事集团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围堵,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制裁俄罗斯,更是强化了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甚至要将更为先进的陆基“标准-3型”导弹和远程陆基雷达系统部署在俄罗斯家门口。

切不得不让俄罗斯考虑政治和经济反制以外的强硬手段,即提升俄罗斯的军事能力。

此,俄罗斯已经将2015年俄罗斯国防预算提到了创纪录的最高点,超过820亿美元,占比俄罗斯GDP的4.2%,这些国防预算的大部分将用于更新现代化武器和特种军事装备等。

些国防预算中,俄罗斯海军十分重视先进潜艇的建设工作,包括最新一代“卡琳娜”常规动力AIP潜艇、“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及“雅森”多用途攻击性核潜艇,加之苏联和俄罗斯时期部署的各类常规和核动力潜艇,俄罗斯海军今后将把潜艇部队的使用放在优先地位考虑。

罗的海“猫鼠游戏”不会停止尽管乌克兰局势不太明朗,美国积极斡旋期待重新团结北约,并渴求形成能与俄罗斯对抗的新型军事集团,并不仅仅着眼于欧洲一隅,更要跟随美国利益放眼全球战略部署。

今的北约各国有点心猿意马,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看似成员国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8个,但凝聚力似乎缺少了点,都把本国利益看得太重,加之欧债危机导致很多国家财政拮据,无力负担更多防务预算。

美国百般承诺并游说这些国家,但不少明眼的国家还是不愿意牺牲本国利益最终保全了不在欧洲的美国利益。

于俄罗斯而言,同样也面临着如何避免对抗的问题,正在经济恢复期的俄罗斯一旦与西方国家陷入旷日持久的制裁与反制裁博弈中,势必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得不偿失。

,仅仅国际原油价格一路狂泻已经让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继续对抗对俄罗斯恢复元气毫无任何益处。

虑到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大局,普京也不得不硬撑着维持强硬立场,同时强化拿得出手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并多次宣称不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

际上普京的这一表态已经说明俄罗斯不想卷入一场军事冲突,更不想与北约爆发任何形式的战争,抛出“核威慑”就是希望能实现“止战”而不是“生战”。

此不难看出,俄罗斯想恢复昔日苏联海军全球行走的想法是有的,行动也在不断增强,但更多还是希望保持在全球多个海域的军事存在和军事威慑才是俄罗斯当前最优先考虑的战略需求;加之如今包括潜艇及战机等携带的侦察系统技术早已经突飞猛进了,不需要靠近近海和领空就可以远远获取更多军事情报,因此之前被瑞典俘获潜艇的悲剧将难以再次上演。

一点倒是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公海的“猫鼠游戏”不会停止,这既是技术的博弈,也是政治和军事的多重博弈,这个博弈的过程多少会带着“冷战”那一抹浓重的色彩。

约撰稿

宋忠平)

上一篇:国际维和-作用不小-困难不少-劳务派遣机构

下一篇:共产国际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作用及评价-劳务派遣机构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