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有条件有能力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劳务派遣机构

2020-12-29 9:30:10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深度贫困地区有条件有能力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017-10-24

16:52

来源:?

《红旗文稿》??

深度贫困地区有条件有能力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关于甘肃省定西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调研与思考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硬仗中的硬仗。

平总书记指出:“攻克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

竟如何攻克这一“堡垒”,让深度贫困人群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今年6月中下旬我们专程到甘肃省定西市作了一番调研,所见所闻所思使我们眼界大开,信心倍增。

、在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指引下定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定西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现辖1区6县,人口301万。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上的定西,曾是一块比较富庶的牧区。

以来至整个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定西逐渐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

记载,解放前这里的百姓一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缺水喝、缺柴烧的生活。

国粮农组织专家曾在考察定西后认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们党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事业从“三西”开始,“三西”扶贫从定西发端,定西的扶贫脱贫经验对全国扶贫攻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83年,随着国家“三西”建设号角的吹响,定西人民拉开了扶贫开发的历史性序幕,到1999年全市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00年以来,定西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实施以工代赈、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等为主要措施,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定西是甘肃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7个县区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列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现阶段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确保如期实现全市整体脱贫目标,这对定西打赢新时期扶贫攻坚战提出了硬任务,形成了倒逼压力。

同时,定西扶贫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

表现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面积量大面宽,村庄整治、河道治理、村内桥涵建设滞后问题突出;农村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较低,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不强;贫困群众因病、因学、因婚致贫返贫等问题比较突出,一部分贫困人口虽已脱贫,但脱贫基础比较脆弱,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可能重新返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现有贫困人口主要是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农民和孤寡老人等,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总体形势和时代任务,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发展脉络,科学绘就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内容的脱贫攻坚新蓝图,为定西在新形势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指引下迎来了又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定西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在视察甘肃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攻坚的新路子。

根据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制定了扶贫时间表,明确了两步走的扶贫目标节点:第一步,前3年重点解决贫困县脱贫摘帽问题,2016年临洮、安定、陇西3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2017年漳县、通渭、渭源、岷县4个县实现脱贫摘帽,到2017年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以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700元以上;第二步,后3年集中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的指标实现问题,确保2020年全市绝对贫困人口基本消除,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定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明显,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84.24万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37.3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31.74%下降到2016年底的14.11%,第一步的扶贫攻坚任务接近完成,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年,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成为全市扶贫开发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别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指引下,定西仅仅依靠扶贫攻坚谋划全方位发展,在推动协调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

五年的不懈努力,定西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6年完成生产总值33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0815元、6289元,增速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是这五年,定西在做大城镇上下功夫、在做强城镇上求突破、在做美城镇上创特色,以城镇化带动“三农”现代化发展,大力推动贫困村镇的跨越式发展,不少贫困村镇旧貌换新颜,搭上了现代化的快车。

16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2.32%,比2011年底的24.43%提高7.89个百分点,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6年底,全市用水普及率为95%,污水处理率为8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69%,分别比2011年底提高7.29、30.56、40.34个百分点。

的定西,山坡披上了绿装,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要素流动更加通畅,正阔步走在全面小康的发展道路上。

、定西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做法定西30年多年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自然条件严酷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

的扶贫开发经历了以解决生存为主的救济式扶贫、以解决温饱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正在实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精准式扶贫脱贫。

十八大以来,定西按照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对接甘肃省“1+17”精准扶贫政策思路,探索形成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有益做法,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定西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范建档立卡,严把精准关口。

15年以来,定西先后制定“3456”精准扶贫工作思路、“1+16+5”精准脱贫方案、“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政策文件,召开了驻村帮扶、企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等多个现场会,交流经验做法,研究解决问题,有效推动政策落实。

档立卡工作中,严把摸底精准关、程序精准关、资料精准关、录入精准关“四道”关口,切实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不断夯实建档立卡基础台账。

开展建档立卡数据清洗、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专项核查、脱贫攻坚“回头看”专项行动、脱贫人口复合压减等多种方式,从内容、程序、方式、责任等方面对建档立卡和大数据平台反复进行细化完善,识贫、校贫、定贫各环节层层压实,有力推动扶贫工作由比较精准向更加精准转变。

焦区域特色,培育富民产业。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核心举措,倡导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企业主办+群众入股”“公司+基地+贫困户”“贫困户+致富能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在全产业链上持续稳定增收。

中医药、马铃薯、草牧、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行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产业扶贫模式,使农民人均产业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兴产业领域,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光伏、旅游等多元富民产业,建成7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89个乡级服务站和765个村级服务点,渭源县和岷县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7县(区)全部列入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区),9个村被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

务培训领域,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推行统一培训组织体系、统一整合培训资金、统一明确培训主体、统一建立培训师资库、统一统计口径的“五统一”精准培训模式,强化劳务信息服务,拓展劳务输转渠道,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年,定西劳动力输转每年稳定在60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从业贫困劳动力人均获得务工收入1.6万元以上。

准制约瓶颈,解决难题短板。

于补齐发展短板,定西找准制约因素,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教育卫生扶持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提高到90%,改造农村危房16.65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6.4万人,建成农村道路7517公里,实现了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贫困自然村通动力电和1500人以上行政村有幼儿园全覆盖。

决群众因教返贫、因病返贫现象,定西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减免学杂费、书本费等教育资助政策,对患50种重大疾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台账,开展分病种、分批次集中统一救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等优惠政策。

分发挥社会保障政策的兜底作用,逐年提高农村一、二类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和五保供养水平,今年定西农村一、二类低保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3500元和330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集中供养分别提高到4855元和6020元。

挥制度优势,构建长效机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定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着力建立健全基础性体制机制,形成了有利于扶贫资源整合的大扶贫格局,凝聚起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导机制上,着力健全市主要领导包抓区县和领导干部联系贫困镇贫困村制度,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的工作格局。

估机制上,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组建第三方评估专家库,定期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评估,切实加强民主监督。

扶机制上,加快推动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加强和改进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目前全市共有1450个各级帮扶单位的4.2万名干部结对帮扶15.17万户63.16万贫困群众,累计筹集各类帮扶资金59.7亿元。

作机制上,与福建省福州市签订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形成了“456”东西部扶贫协作模式和“1+5+2”协作协议,积极开展各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务实合作。??

?

上一页12下一页

阅读全文

上一篇:民族贫困地区深度精准脱贫的“昭通模式”-劳务派遣机构

下一篇:中央地方岁末年初连续发力-确保农民工“拿钱过年”-劳务派遣机构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