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劳务派遣机构
2020-12-29 9:30:10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湖南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15-11-13
16:38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
曾昭才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矛盾在金融资源占有方面体现为:当大企业和中高端个人客户在享受现代商业银行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同时,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无法顺畅地获到存、取、汇等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尽快缩少城乡居民金融资源享有差距,让所有人都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成为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重点、焦点和难点。
一背景下,普惠金融应运而生。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积极意义(一)什么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system)是2015年联合国在宣传小额信贷年采用和推广的一个概念,联合国呼吁建立“普惠经济部门”,其核心内涵是共享和普惠,旨在建立有效的、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尤其为经济体、偏远贫困人群提供一种与其他客户平等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利,而这是传统金融体系难以实现的。
期以来,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低收入者和贫困者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意愿不强,农村金融市场出现很大的金融服务真空。
除贫困地区严重的金融抑制,使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穷人等中低收入群体能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务,以帮助穷人和低收入群体为服务宗旨的普惠性金融理论被广为接受并得到大面积的实践。
21世纪,政府及人们逐渐认识到金融服务是社会中每一个群体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强调应建立起为穷人服务的普惠金融体系,认为穷人与富人具有同等的金融机会,人人具有同等融资权,倡导普惠金融理念,提倡用“普惠金融”取代“微型金融”的概念,即从分散的微型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向建立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转变。
金融体系是在总结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将零散的小额信贷产品和机构服务发展成为金融整体发展战略一部分的“微型金融产业”,也就是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包括信贷、储蓄、保险、资金结算转移等在内的微型金融服务体系。
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大意义。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不仅标志着普惠金融在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深入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全会提出,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给普惠金融提出了更大要求,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金融的重点在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服务创新,不断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及时有效地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让现代金融服务更好地惠及各个社会群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先,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
普惠金融,必然要求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思路,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扩展其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使更多企业和个人享受到金融服务。
,随着实体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也会进一步降低金融体系运行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收益水平和赢利能力,从而为普惠金融深入发展创造条件。
次,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
斯认为,穷人之所以贫困,首要原因是缺乏摆脱穷困的基本物质条件。
金融在满足贫困户生活金融需求的基础上,为贫困户提供了扩大再生产的小额信贷资金,使穷人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和生产资本去实现盈利并增加财富,从而脱贫致富。
践看,小额信贷在推动我国扶贫工作进村入户、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和提高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贫困人口可以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增强了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次,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
普惠金融,就是破除金融体系中各种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将金融服务向欠发展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扩展,促进资金自由合理流动,提升发展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后,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增强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金融注重和推广的正是人人平等获得金融服务这一个理念。
普惠金融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途径,对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三)国外发展小额信贷推行普惠金融的实践及经验。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规模不一的小额信贷在非洲、亚洲、拉美、加拿大乃至美国等广大区域内迅速发展起来,在解决小微企业和贫困农户融资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已形成了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的福利主义小额信贷模式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为代表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两大类型。
注重对改善贫困人口和社会福利的作用,后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机构可持续性。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
拉国不仅是小额信贷的诞生地,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动作最成功的国家。
拉国乡村银行又称格莱珉银行,主要业务是为贫困农民提供小额贷款,使孟加拉国的农民摆脱高利贷者,实现脱贫和自我发展,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项目和扶贫方法之一,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推崇,其创始人尤努斯教授由于在小额信贷方面做出的杰出成就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拉国乡村银行模式是福利主义小额信贷的代表,其特点是专为农村贫困群体主要是贫困妇女提供存款、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
尼西亚人民银行是印度尼西亚在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该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唯一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机构,被认为是世界持续性小额信贷的引路人。
要业务包括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四大类。
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成立于1969年,1984年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乡村信贷部成功地开发出适合农户需要的信贷产品,并且达到自负盈亏的目标。
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被认为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典范。
国外发展小额信贷推行普惠金融的实践看,其成功经验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要充分认识到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消除贫困和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力求创造一个有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环境,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还应为普惠金融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税收优惠减少操作成本,并制定合理的监管机制确保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实行灵活的市场化利率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
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单靠政府的财政补贴,而是要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遵循利率市场化原则,使利率定价覆盖小额信贷业务开展的全部成本。
小额信贷额度小、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高,因此必须实行高于城市金融的贷款利率才能补偿资金成本、管理费用以及贷款损失,从而使信贷机构实现盈亏平衡。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验表明,为保证普惠金融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小额信贷机构监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领导者,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和奖惩机制。??
?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全文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