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海外保护是系统工程-劳务派遣机构
2020-12-29 9:30:11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中国公民海外保护是系统工程
2013-08-12
09:51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王晋?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8日发生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刑事案件,造成3名中国公民死亡,另有2名中国公民失踪。
事件目前正在调查中,尚不能确定是否特意针对中国公民。
事件并不是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之后,阿富汗第一次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事件,2010年1月,两名中国工程师就曾经在阿富汗遭到武装分子绑架;2004年6月,中铁14局在阿富汗北部昆都士省的公路建设工地遭恐怖分子袭击,酿成中国员工11死4伤的惨剧;而2006年,该地的工地又一次受到了武装分子的袭击。
当指出的是,在阿富汗大约只有约1000名中国公民,他们大多从事建筑工程、商品拓展等方面的工作。
人数不多,但是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却屡屡发生。
不仅仅在阿富汗,近年来在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地,中国公民和当地华人遭遇绑架、拘押、扣留、谋杀、车祸、海难的事件也日益增多。
这些年来中国海外劳务的不断增加,人员交流范围和广度的不断拓展,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国公民的海外保护的特点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高风险性”。
外”安全,对中国而言就意味着更强的不可控制性,也就是更强的风险性,这是海外利益与国家利益中的其他内容相比较所具有的最大不同,而中国在海外利益上又不同于西方海外利益强国,作为一个“后来者”,中国目前选择大项目合作的,大都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战乱国家进行的。
发展中国家的法制相对说来还不够健全,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矛盾也比较尖锐,社会动荡时中国公民难免会被动地卷入其中。
使中国公民在海外利益拓展中面临着更大的不安全性,尤其是中国海外利益的集中地区,主要是其他发达国家所不愿涉足或者无法涉足的高风险地区,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海外人员安全”的高风险特征。
次是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保护的“非直接性”。
方层面来说,与其他既有海外利益强国不同,中国海外利益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以“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全球化时代,而不是“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
过去一些殖民主义强国获得海外利益的方式存在本质的不同,它不以违背海外利益所在国的意志为基础,强调的是国家主权的平等。
,中国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强行派出军事组织来在第三国直接的保护本国的公民和财产安全。
了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外交部于2006年设立了领事保护处,并于2007年推出了新的《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
南》详细列举了可获得领事保护的19种情形,在制度结构上构筑了与国际社会通行做法相一致的保护网。
,这种“软保护”并不能对中国海外人员提供直接的安全保护。
国“海外人员安全”面临巨大威胁时候,我们更多的只能依靠当地官方和所在国政府出面协调,进行“间接”的保护,而无法像传统强国那样及时迅速出动军事力量,直接保护自己国民的安全。
,领事保护是正常双边关系下的内部协调行动,其作用一旦涉及驻在国的反政府武装或犯罪组织,就会大打折扣。
后,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保护具有“可拓展性”的特点,即可以进一步挖掘武装安保公司的潜力保护中国公民海外安全。
际经验看,武装安保公司的配套往往成为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在国政府军或警察部队武力保护,无法常态化操作,不可持续,代价也惊人,于工程开发而言,并非上策。
作为工程合同款构成一部分的安保预算,却可以在非官方的背景下,植入一个武装级别相当高的安保公司。
著名的黑水公司,就是活跃于各国危险地带,不仅保护美国重要的基础工程,也保护美国公司海外工程。
扮演“赏金猎人”,捉拿要犯。
在当下,中国海外“安保公司”“保镖公司”等机构刚刚起步,与美国“黑水公司”等海外知名的保镖公司相比,无论是覆盖网络密度还是服务人员素质,都无法有效的满足当下日益发展的中国海外利益。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保护依旧具有“可开拓性”的特点。
国需谨慎应对公民海外威胁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保护的诸多特点,使得中国不得不谨慎的面对国际市场、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和动荡地区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
先,从“事前预防”的角度上看,中国有必要从战略层次提升对相关地区的关注度,在充分把握地区局势的基础上,有效调整区域内海外利益战略布局。
中国当下主要的海外工程承包、海外资源开发等项目集中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不发达地区,而近年来,这些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形势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因素大幅增加,因此中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在该地区国家进行贸易投资、开展交流合作时,必须首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展开详细调研,熟悉地区事务,密切留意地区局势的变化发展,有备无患,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工作。??
?
上一页12下一页
阅读全文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