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还有哪些-劳务派遣机构

2020-12-29 9:30:11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还有哪些

2016-02-26

10:21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

白景明?

核心提示: 经济增长换档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没有动能,从基本制度、市场需求和政策走向三个角度看,“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有三大动能。

动能的逐步释放会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摘要】经济增长换档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没有动能,从基本制度、市场需求和政策走向三个角度看,“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有三大动能。

动能的逐步释放会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关键词】“十三五”

经济

动能

需求

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A“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落实“四个全面”战略的决胜期,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增长至关重要。

三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底线为6.5%,由此可以说稳增长任务艰巨。

应当看到,经济增长换档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没有动能,从基本制度、市场需求和政策走向三个角度看,“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有三大动能。

动能的逐步释放会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阔、完整的国内统一市场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本制度动能国内统一市场状况是决定一国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

增长过程就是国内市场统一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历次社会经济制度大变革都包含着对阻碍统一市场运行的制度障碍的突破。

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首先就是改革商品流通体制,打通城乡两个市场,让商品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其后分步推动市场体系建设,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制度、技术市场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

看,我国的统一市场具有广阔性和完整性两大特点。

广阔性是指地域广、覆盖960万平方公里;消费群体大,涉及13.6亿人;国民经济体系健全,主要农业产品和劳务产品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因而供给链长、需求层次多。

完整性是指法律制度、税收制度、财政体制、商品流通制度、价格制度等全国一盘棋。

广阔性和完整性为要素自由流动和宏观政策上下贯通创造了基本条件。

目全球,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由于区域首脑只对本区选民负责,确保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都没有中国健全。

,这些国家国内市场相对狭小,所以二战后都没能实现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不到3%,2008年之后年均增长率不到1%。

讲,恰恰是分割的区域市场制度和人口稀少相结合,使发达经济体的供给扩张无法持续,进而压低了经济增长率。

中国,则恰恰是统一的区域市场制度和宽厚的消费需求相融合,强烈刺激供给阶梯扩张,进而实现了经济持续高增长。

出表现是税制、法律、商品流通等制度的相对统一,使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跨行政区域流动的制度性成本基本一致,进而推动了利润导向型要素自由流动进入全国各个角落。

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税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养老和医疗保险跨区域衔接改革、农民工市民化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等。

改革必然会全方位优化要素自由流动环境,从而激活多层次市场需求、反推供给总量增长和结构转换。

十三五”时期市场需求仍会扩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上行动力主要源于需求扩张。

国情基本特征和发展上的阶段性特征使我国“十三五”期间还会处于需求扩张期。

一,人口基数大是需求扩张的基本支持力。

开放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虽然从30%降至2014年的9.2%,但农产品消耗量仍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在能源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和食品消费价格仍然上涨,这说明中国农产品消费具有长久刚性增长特征;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体量大的关键原因是各种日常农产品上亿吨的消耗量不可能依赖进口,只能自给,导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不会下降到西方国家水平。

未来人口总量有增无减,主要农产品需求量今后还会持续增加,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很可能保持稳定。

是农产品价格仍会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且农业产品质量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居民饮食结构向中高端调整,这势必拉动农业增加值上升。

十年来,汽车、计算机、旅游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14年底,私人汽车总数突破1亿,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保有量已达21.5户。

家用电脑保有量已近3亿台,国内旅游已突破36亿人次。

如此,从人均消费国际比较角度看,中国的消费仍有扩张空间。

内城乡比较角度看,消费也有增长空间。

,人口数量是我国消费增长的托底性因素,只要收入增长和价格下行稳定共存,那么消费增长就会推动经济增长。

国情特征对经济增长助推作用的突出表现。

二,投资增长需求依然强劲。

投资增长内生性冲动较强,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特征。

过程中,特别是公共产品投资需求属于硬缺口,因此,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年均超过25%。

来虽然经济增长下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会大幅放缓,其中关键原因是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还有较大实际需求。

是满足产业体系正常运转的投资就应保持10%的增长率,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公共设施管理业、木材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道路运输业等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

房投资和卫生设施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两项投资事关公众基本生活,属内生刚性需求,势必推动投资连锁性增长。

安全、江河治理、病险水库加固、地下管网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投资需求至少20万亿元。

争性领域看,一些新的投资增长点正在形成。

,我国的投资不是能否增长问题,而是投资如何落在关键领域上的问题。

三,市场自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将推动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在我国具有强烈的市场自发性,其表现有三点:一是消费需求结构转换客观要求产业结构转换。

收入水平上移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新兴增长点转向劳务产品和中、高端工农业产品;二是核心技术的欠缺直接压低了我国企业利润增长空间,建立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成为企业自发性的需求,这会直接促成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创造等产业的扩张;三是城镇化率上升直接带动生活服务业和城市公用事业扩张。

后中国第二产业刚性强劲增长也是植根于内需结构升级。

12—2014年经济增长率下调至7%的水平,但第二产业实物产出量仍呈上升趋势,这恰恰是内需结构转换拉动第二产业增长。

如此,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资本积累和个人资金积累,外加制度变革红利,还会促使内需结构逐层深度转换,这势必引致供给系统再度发生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从而促成第二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后产业结构转变突出特征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产业具有门类多和形态复杂两大特征,第三产业的经营活动既是物质资料的耗费,又是第一、二产业产品的增值,还具有服务第一、二产业经营活动的功能。

国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和商业两大行业地位突出,占GDP比重总和已超过15%。

步分析,会出现四种趋势:一是第一、二产业的规模扩张将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二是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会增加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传输等的需求;三是第一、二产业的结构调整会拉长产业链进而派生出新的服务需求;四是居民收入增长将导致劳务需求结构转换,居民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修理服务等需求会持续增长,而且这些需求的个性化特色会加速。

个趋势会拉动产业增长,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从而带来个人收入和个人消费的双重扩张。??

?

上一页12下一页

阅读全文

上一篇:陈宪:个税改革要有利于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劳务派遣机构

下一篇:李佐军:推进供给侧改革要避开六条弯路-劳务派遣机构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