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践行“访惠聚”的公路人-劳务派遣机构

2020-12-29 9:30:11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用生命践行“访惠聚”的公路人 ——记昌吉公路管理局住阿克卓勒村工作组副组长艾斯克尔·巴依汗

2016-07-19

15:40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人民论坛网讯(王宝君?杨滋惠)2016年6月15日早晨,昌吉公路管理局住阿克卓勒村工作组副组长艾斯克尔·巴依汗同志在工作岗位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0岁。

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了公路人“路桥碑塔”的精神,用宝贵的生命铺筑了勇挑重担、顽强拼搏的人生里程,用光辉的一生,为坚决打赢阿克卓勒村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无私奉献。

艾斯克尔·巴依汗参加“两学一做”活动哈萨克族干部艾斯克尔·巴依汗,

1975年11月出生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昌吉公路管理局五彩湾、火烧山收费站副教导员、站长。

000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昌吉公路管理局多个单位工作,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期间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政治部安排,在喀什地区运管局卡拉苏口岸运管站挂职锻炼。

16年2月,作为昌吉公路管理局第三批住村工作组副组长,他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木垒县博斯坦乡阿克卓勒村的“访惠聚”工作中。

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投身工作艾斯克尔·巴依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父母给了他满满的爱。

向往公路的他大学报考了新疆农业大学汽车运输管理专业,毕业后毅然投身热爱的公路事业。

015年年底,自治区第三批“访惠聚”工作报名开始了,他积极要求参加,被组织任命为工作组副组长,于2016年2月24日带着昌吉公路管理局党委的重托,与其他组员奔赴阿克卓勒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住村工作。

将要出发的前几日,爱人丽娜·玉山江刚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正在医院恢复治疗,两个孩子无人照看。

聊天时问他:“两个孩子还那么小,老妈妈年龄也大了,你完全可以不来,你怎么忍心丢下他们住村?”艾斯克尔·巴依汗满含愧疚哽咽地说:“参加‘访惠聚’得到家人支持,不回去他们会理解的。

年,我对家人做到的太少太少,记得我还在五彩湾、火烧山收费站当站长的时候,父亲刚去世不久,母亲一下子老了很多。

天气热,老人年龄大了,身体有些吃不消,我答应给她老人家装一台空调。

诺一说就是两年,到现在我也没有兑现,我愧对家人。

谈到一双儿女,他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参加访惠聚工作以来,他总是冲在前面,把回家探亲的机会让给组里有孩子的女同志。

是说:“男人就得多担当一点。

一节前,一家四口的甜蜜聚会,竟是他与家人在一起的最后时光。

六年如一日践行承诺奉献青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访惠聚”工作战士,他曾面向鲜红的党旗和工作组旗帜庄严宣誓,他把自己的满腔赤诚都倾注到心爱的公路事业和“访惠聚”工作上。

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一直用真诚的工作热情,充足的工作干劲,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时时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周围的人,践行着他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艾斯克尔·巴依汗看望慰问生病的牧民从担任机械养护大队机运技术员第一天起,艾斯克尔·巴依汗就坚持做到每天出车前对所有的机械车辆进行检查,每月沿着养护线巡查2遍,风雨无阻,节假日不断。

,强烈的紫外线,剥去了他几层皮肤,却剥不去他坚强的毅力和豪迈的精神;冬天,肆虐的寒风,卷走了衣帽,却卷不走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中的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修复水毁,最险最累的地方他先上;确保路通,最脏最重的任务他先干。

八小时工作制,没有双休日、节假日,每年几乎有2/3的时间都是在路上度过。

卡拉苏口岸运管站挂职期间,他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克服气候恶劣、工作条件艰苦等种种困难,为中塔国际道路运输尽职尽责尽力。

遇到突发山洪等自然灾害时,他都积极组织车辆实施救援,维护道路运输秩序,分发食物,帮助中外旅客转运行李。

了交通人的形象,真正做到了洪水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献真情。

斯克尔·巴依汗精通双语,性格开朗,为人和善,住村不久就与当地牧民成为了好朋友、知心人。

17日早上7点40分,雨越下越大,湍急的洪水冲毁了牧道,大部分赶牲畜转场的牧民被围困在冬窝子。

场上刮起了6级大风,扬起的沙土让人睁不开眼睛,忽阴忽雨的天气让原本崎岖的山道更加泥泞。

救灾时间紧、任务重,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牧道终于被抢修通了。

拖着满是泥浆的疲惫身躯回到宿舍已经是次日凌晨5点40分。

样用真情、真心扶危助困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牧民有什么困难都会找他帮忙,而他总会义不容辞的施以援手,他常说牧民的事就是我的事。

心沥血脱贫攻坚铸就热血忠魂阿克卓勒村属于州级贫困村,牧民多以放牧为生。

脱贫致富,劳务输出是捷径。

克尔·巴依汗积极与村干部沟通,利用双语优势多次在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反复鼓励牧民家庭踊跃报名。

牧民思想工作不好做,他就不厌其烦的登门入户,一遍一遍地沟通讲解。

泛宣传到说服鼓励,从登记造册到劳务输出,从协调安排到走访慰问,每一个家庭都烙下了他的脚印。

艾斯克尔·巴依汗走访入户向牧民宣传劳动力转移牧民杜依斯别克是村里的重点帮扶对象,不足15平米的库房地上铺了几张纸壳子便是他的床。

任何经济来源的他,生活全靠亲戚的接济。

境况,艾斯克尔·巴依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方协调,第一时间将杜依斯别克安排到昌吉公路管理局呼图壁分局从事公路养护工作。

使杜依斯别克能够安心工作,艾斯克尔·巴依汗坚持每天给他打电话,问候他工作、生活情况。

星期后,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杜依斯别克无法安心工作。

这个消息的艾副组长心急如焚,通过多方联络,终于将他找了回来。

怜又自闭的杜依斯别克,他更是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不仅没有严厉的批评,反而进行耐心的劝解,嘘寒问暖,鼓励他到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较多的昌吉公路管理局吉木萨尔分局去试一试。

,又联络村委会、用人单位细致耐心的给杜依斯别克做思想工作,还多次带着慰问品去看望他。

是有了艾副组长的不懈努力,阿克卓勒村已实现34人成功转移就业。

务工休息的人,总是要第一时间到工作组找他聊天,向他讲述近况。

斯克尔·巴依汗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学起了汉语,并学会了用手机微信。

抢着要加他的微信、QQ号。

吉公路管理局奇台分局五马场养护站工作的依曼别克·斯拉木,6月2日一早来便到了村委会,迫不及待的向他讲述工作情况,“艾斯克尔哥,我在站上负责绿化和保洁工作,分局的领导为我们安排了住宿和饮食,站上的同事对我们也很照顾。

对我们这么好,如果工作任务再完成的不好,我的心里都过意不去。

3天才能回去工作,我都想念我们单位的人了。

到大家从最初的不了解、不理解,转变为现在的踊跃报名、积极融入。

克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劳务输出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艾斯克尔·巴依汗却倒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

人对他的离去难以接受,还以为他去走访入户了。

木萨尔分局务工人员组长阿得力别克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悲痛地说:“这不是真的,前几天我们还在微信上有说有笑的聊天呢,怎么突然走了呢?多好的人啊!走了太可惜了!”艾斯克尔·巴依汗本着“扑下身子访民情

埋头苦干惠民生

同建共创聚民心”的宗旨,脚踏实地为阿克卓勒村牧民“亲戚”做好事、办实事。

扎实的工作作风,践行了“访惠聚”的誓言,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问戈壁胡杨,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尽付无言高歌!艾斯克尔·巴依汗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奉献给了崇高的公路事业,呕心沥血地用生命谱写了“访惠聚”赞歌。

旗帜、先锋、战士、楷模,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坚定信念。

着党的忠诚卫士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

上一篇:医改又有新突破,看看哪些费用调整了?-劳务派遣机构

下一篇:习近平: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劳务派遣机构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