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劳务外包、劳务派遣关系辨析
2020-9-28 18:07:23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这三个外包概念很清楚
劳工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
劳务派遣关系
劳务派遣,又称人力派遣、人才租赁、劳务派遣、劳务租赁、员工租赁,是指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然后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由其他用人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的用工形式。劳务支付事实发生在被派遣劳动者与企业(实际用人单位)之间。企业应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劳务派遣机构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后来传播到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中,出现了安置下岗职工的劳务派遣,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年薪一般在2-3万。派遣的工人一般从事低技术工作,如清洁工、保安、售货员等。一旦劳动者年老体弱,劳动能力下降,劳动合同到期后,派遣单位将拒绝续签劳动合同。
劳务外包关系
劳务外包是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将相对独立的劳务项目外包给专业公司,由专业公司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组织和直接管理劳动者完成劳务,并对劳务的结果和质量承担直接责任的一种劳务承包形式。
劳动关系与劳务派遣关系的区别
1、签约时间长短不同。劳动合同对签订时间没有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合同的有关条款应当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就业形式不一样。劳动合同双方直接雇用劳动者,劳务派遣合同双方不直接雇用劳动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
3.涉及的科目不一样。劳动合同只涉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务派遣合同涉及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4.是否可以签订兼职合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聘用被派遣劳动者;
5.立场不同。劳务派遣合同一般实行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工作;
6.非工作期间待遇不同。劳动合同制工人因非自身原因停工的,一个月内支付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80%,一个月以上的,不低于最低工资的80%,劳务派遣合同制工人无工资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务派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都是非单位内部人员完成单位任务的生产活动,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1、法律关系不同。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等民法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是发包人与承包人的法律关系;人才派遣适用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劳务派遣单位、实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2.资质要求不同。劳务外包需要有相应的业务范围,可以是个人、法人和其他实体;《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法人单位,必须取得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
3.员工管理关系不同。劳务派遣用工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虽然没有劳动关系,但由用人单位管理,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务外包中,工人由承包公司自行管理,各种工作制度和用工制度也由承包公司自行制定。
4.劳务外包一般按照劳务外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预先确定的劳务单价结算,合同对象一般为“物”;一般来说,劳务派遣以派遣时间和成本标准为依据,费用按照派遣人员数量结算。合同对象一般是“人”。换句话说,劳务外包下,用人单位购买“劳动力”,劳务派遣下,用人单位购买“劳动力”。
5.违法的后果不一样。《劳动合同法》适用于劳务外包。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根据双方的合同承担权利和义务,发包单位对承包单位的员工基本不承担责任;派遣期间对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按照0103010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关系的性质不是由双方签订的协议名称决定的。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务协议或者劳务派遣协议,双方不一定是劳动关系或者劳务派遣关系,应当结合双方法律关系的本质事实进行综合认定。此外,确认劳动关系的核心要素包括书面劳动合同、工资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至于职位、工作地点、接受谁的管理,作为确认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不够的,更不用说作为唯一考虑的因素了。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