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4.2万企业返还25.97亿元失业保险金-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保局
2021-1-7 14:31:02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2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在疫情期间,该局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应对风险、渡过难关,同时加大稳定就业补贴支持力度。
据了解,早在今年3月,北京就在全国率先对所有参保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采取缓缴社会保险费措施,其中,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三项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实现减半征收,实施期限为今年2月至4月;中小微企业免缴社会保险费,实施期限为2月至6月。
新政实施后,大型企业减半征收的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6月底,中小微企业免征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12月底。
据统计,该政策执行期限延长后,在前期减负511亿元的基础上,预计还将为企业减负600多亿元。
同时,为了稳定就业,北京还加大了稳定就业补贴支持。
对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
今年以来,累计向4.2万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25.97亿元,涉及参保职工433.52万人。
同时,北京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的重要举措,精准支持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凡列入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名单的企业,可申请以训稳岗培训补贴和临时性岗位补贴。
而对于在疫情期间失业人员,也强化就业帮扶。
“我原来在一个大酒店做库管工作,因为疫情被迫离职。
广外市民服务中心帮助我加入了新离职人员灵活就业的队伍,3个月的过渡期,每月我能挣4800多元,还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刚刚在社区签约上岗的疫情防控值守员白松谈到这次灵活就业十分感激。
原来白松和另外两名新离职人员是西城区广外街道首批签约上岗的“社区新三员”。
这是广外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开发的三类特色服务城市运行的灵活就业岗位,包括垃圾分类指导员、疫情防控值守员、物业管理督导员,简称“社区新三员”,为辖区新离职人员提供临时性、有弹性、低强度的过渡性就业岗位。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