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委托代缴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本文所述的社保委托代缴并不包括劳务派遣中的用人单位缴纳劳务人员社保的情况。这里的委托代缴社保主要指的是劳动者通过社保代缴单位或者有的劳动者离职后会委托用人单位代为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形。那么这种委托代缴社保的行为是否合法,对劳动者而言是否会产生法律风险,相关法律风险发生后劳动者应如何救济?">
委托托管社保有风险?掌握这四个防范技巧很重要
2020-10-19 10:13:22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社保委托托管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本文所述的社保委托托管并不包括劳务派遣中的用人单位缴纳劳务人员社保的情况。这里的委托托管社保主要指的是劳动者通过社保托管单位或者有的劳动者离职后会委托用人单位代为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形。那么这种委托托管社保的行为是否合法,对劳动者而言是否会产生法律风险,相关法律风险发生后劳动者应如何救济?
一、委托用人单位托管社保的行为是否合法
劳动者委托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在性质上属于职工社会保险。该类社保系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基础之上,依据劳动法、社保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缴纳的。而在委托托管社保的关系中,虽然用人单位在办理社保缴纳手续时仍然对劳动者按职工社保的名义申报及缴纳相关费用,但该社保费用的劳动者个人应承担部分及用人单位应承担部分均实际由劳动者个人承担。
更重要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并不存在实际的劳动关系,双方实际系委托与被委托的普通民事合同关系。虽然委托托管社保的行为形式上与社保法的相关规定并不相符,但是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对托管社保的行为予以禁止。部分地方在管理规定中有的予以禁止,但多数并不明确相关态度。劳动者计划委托托管社保的,首先要查询当地是否存在相应的禁止性规定。
即便存在社保托管不予否定的情况,劳动者也需要关注社保委托托管之后所获得的相关待遇是否有权享有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职工社会保险包括五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在上述五种保险中,直接涉及社保基金支付且较为常用的是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此三类保险必须依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真实劳动关系才可能获得。劳动者在委托托管社保的业务中申请上述三种保险待遇的,属于骗取相应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社保监管部门有权实施行政处罚。实际上行上述三种社会保险之外的另外两种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劳动者以灵活就业者的名义自行缴纳,不需要委托用人单位托管。
二、委托托管社保对劳动者产生的法律风险
劳动者在委托托管社保中除存在上述法律风险外,其他的法律风险主要存在于用人单位在发生经营性问题时,劳动者的社保关系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例如劳动者所委托托管社保的用人单位发生停止经营、无法联系等情况,劳动者的社保关系将因此无法继续。不仅如此,劳动者提前向用人单位支付社保费用,而该用人单位并未依照约定逐月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将导致劳动者不得不通过诉讼方式解决该类争议。
无论法院到时能否支持劳动者的诉求,是否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再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的社保记录将因此发生中断。而劳动者即便通过社保稽查部门予以查处,其间也存在能否认可该托管关系的问题。
三、劳动者如何防范社保托管风险的发生
劳动者委托托管社保的,首先要建立在当地法规允许的大前提之下。其次,劳动者与委托托管的用人单位要签订规范的社保托管协议书。在托管协议书中要明确缴费基数及可以承担的费用范围。同时,建议劳动者不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期限过长的托管协议。对于中途解除委托托管协议的权利劳动者要在协议书中做重要保留。最后,劳动者要日常特别关注社保缴纳的基本情况,发现承担托管义务的用人单位未依约缴纳的,劳动者要及时发出提醒。
用人单位未及时纠正或者未做回复的,劳动者要保持警觉,及时确认该用人单位是否仍然正常经营。劳动者在发现用人单位经营异常时,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