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托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养老金的计发[微蜂网社保托管]

2020-12-16 10:26:44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养老金的计发 1、1994年12月底以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退休时连续工龄满10年并按规定缴费的,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金。 2、1995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底,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并于2002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时连续工龄满10年但按机关事业单位缴费工资实际缴费年限不足10年的,应补足10年的养老保险费。具体标准为:补缴当月的缴费工资×补缴比例×(120-实际缴费月数)。补缴后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金。 3、从2002年7月1日起,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退休时连续工龄满10年但按机关事业单位缴费工资实际缴费年限不足10年的,应一次性补缴不足10年的部分,补缴标准为:补缴当月的缴费工资×补缴比例×(120-参保当月距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月数)。补缴后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金。 4、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参保人员,按其缴费年限的长短发给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其标准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福州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个月标准的补助费。同时将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发给本人,并终止其养老保险关系。 5、按机关事业单位缴费工资实际缴费年限满10年,但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前中断养老保险缴费的参保人员,应以补缴当月的缴费工资为基数补缴中断缴费期间的养老保险费;不按规定补缴的,每中断缴费一年,相应减发其养老金总额(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的2%。 6、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制工人、集体所有制人员,从本人参加工作之月起,按参保前连续工龄的长短补缴养老保险费。聘用制干部和全民固定职工原属合同制工人、集体所有制人员工作期间的年限,也应按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补缴后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金。 7、机关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费的补缴标准为:补缴时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补缴的月数。补缴基数为:(1)1994年6月前的工作年限,以办理补缴手续时福州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补缴基数;(2)1994年7月后的工作年限,以办理补缴手续时本人缴费工资为补缴基数。 参见:关于贯彻《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闽劳社[2002]36号) 发布日期: 2002年8月30日 执行日期: 2002年7月1日 异地安置(境外定居)的离退休(职)人员养老金的发放 在异地安置的离退休(职)人员,应于每年3月份向省机关社保局提供一次由当地公安部门出具的当年户籍证明;经确认才可发放养老金。境外定居的离退休(职)人员,应于每年3月份提供一次由我国政府驻当地大使馆或领事馆出具本人的当年户籍证明;方可发放其养老金。经本人申请,也可将本人个人帐户储存额和建立个人帐户前的个人缴费部分一并退还本人,同时终止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参见:关于贯彻《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闽劳社[2002]36号) 发布日期: 2002年8月30日 执行日期: 2002年7月1日 2002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1、 调整范围与时间 从2001年10月1日起,给2001年9月30日以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的离退休(退职)人员,增加养老金。 2、调整养老金的标准 (1)离休人员按照同职务、 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休金。月增加数额不足80元的,按80元增加; (2)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按原国家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文)规定享受100%退休费的退休人员及“5·12”退休干部,按在职同等级、同条件人员的增资额增加养老金。月增加数额低于80元的,按80元增加; (3)机关事业单位副厅级及其以上职级的退休干部、1952年底以前参加革命工作和大中小学教师中领取100%退休费的退休人员,按在职同职务、同条件人员的增资额增加养老金; (4)机关事业单位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185元,处级125元,科级80元,科员及办事员55元; (5)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其相当职务180元,副教授及其相当职务120元,讲师及其相当职务80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55元; (6)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80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55元。 (7)机关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退职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的退职生活费。 3、资金渠道 单位在2002年3月底以前,按调整工资标准后的基数交纳养老保险费的,其退休人员增加的养老金,由机关社保机构按规定从统筹基金中支付;单位在2002年3月底以前,没有按规定调整缴费基数的,此次增加的养老金由单位自行解决。 参见:关于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的离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的通知(闽劳社[2002]文41号)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30日 执行日期: 2001年10月1日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和生活补贴费归并为养老金 1、1984年底前退休人员退休时按比例计发的原级别工资(其中,40元可接100%计发); 2、1985年后退休人员退休时的基础工资、工龄津贴和按比例计发的职务工资; 3、1993年10月后机关退休人员退休时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和按比例计发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含工人)按比例计发的职务(等级)工资、津贴; 4、国发[1985]6号文生活费补贴(17元); 5、闽政[1990]4号、闽人薪[1990]21号文增加的退休费; 6、闽政[1992]5号文增加的工龄津贴; 7、闽人薪[1994]3号规定的基本生活费用补贴(46元); 8、闽政[1994]7号文增加的退休费; 9、1984年底前退休人员按闽人薪[1994]3号文规定享受的物价补贴27元,并入生活补助费22元后余下的5元; 10、闽政[1996]11号等文件规定每两年正常增加的退休费; 11、闽人发[1997]159号、闽政[1999]23号等文件规定,调整工资标准时增加的退休费; 12、教(护)龄津贴、纳入退休费基数的警衔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等其他退休费。 13、退休人员按闽人薪[1994]3号文执行的“生活补助费”、物价补贴22元两项合并为“生活补助费”(见附表)。 14、1996年10月在职人员增发岗位津贴、1997年1月在职人员出台的适当补贴合并为按退休费比例计发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费”的基数(见附表)。 15、省直在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执行的闽人薪[1994]3号文规定的山区(地区)补贴50元、1996年1月出台的福州地区物价补贴30元、省直在榕机关事业单位1997年9月出台、1998年7月提高标准的生活补贴和1993年工改时保留的原七(八)类地区工资差(处级以下人员5元、副厅级以上干部和教授10元)四项合并为“福州地区补贴”(见附表)。 16、省直在榕机关、事业单位1996年10月出台、1998年7月提高的生活补贴,更名为“福州地区生活津贴”。 17、护理费、高龄补贴、交通费等按原规定项目、标准发给。 归并后基本退休费、生活补助费和生活补贴费,作为退休(不含退职)人员死亡抚恤费计发基数。 附表: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生活补助费标准表 1.行政人员 职级 14年以下 15~29年 30~34年 35年以上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正省 副省 正厅 65+22 87 69+22 91 副厅 56+22 78 59+22 81 62+22 84 正处 49+22 71 53+22 75 56+22 78 副处 43+22 65 46+22 68 49+22 71 正科 37+22 59 40+22 62 43+22 65 副科 30+22 52 33+22 55 37+22 59 科员 24+22 46 27+22 49 30+22 52 34+22 56 办事员及以下 18+22 40 21+22 43 24+22 46 27+22 49 2.专业人员 职级 14年以下 15~29年 30~34年 35年以上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教授 65+22 87 69+22 91 副教授 49+22 71 53+22 75 56+22 78 讲师 37+22 59 40+22 62 43+22 65 助教 24+22 46 27+22 49 30+22 52 34+22 56 技术员 18+22 40 21+22 43 24+22 46 27+22 49 3.工人 职级 14年以下 15~29年 30~34年 35年以上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原标准 归并 标准 工人 18+22 40 21+22 43 24+22 46 27+22 49 30+22 52 4.退职(含闽人福[1984]119号)人员;原标准:18+22,归并标准:40元。 省属在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生活补贴费标准表 计发比例 100% 90% 88% 85% 80% 75% 70% 60% 50% 行政人员 正省 200 180 176 170 160 150 140 120 100 副省 180 162 158 153 144 135 126 108 90 正厅 165 149 145 140 132 124 116 99 83 副厅 155 140 136 132 124 116 109 93 78 正处 145 131 128 123 116 109 102 87 73 副处 135 122 119 115 108 101 95 81 68 正科 125 113 113 106 100 94 88 75 63 副科 115 104 101 98 92 86 81 69 58 科员 105 95 92 89 84 79 74 63 53 办事员及以下 100 90 88 85 80 75 70 60 50 专业技术人员 教授 165 149 145 140 132 124 116 99 83 副教授 145 131 128 123 116 109 102 87 73 讲师 125 113 110 106 100 94 88 75 63 助教 105 95 92 89 84 79 74 63 53 技术员及以下 100 90 88 85 80 75 70 60 50 工人 高级技师 125 113 110 106 100 94 88 75 63 技师 118 106 104 100 94 89 83 71 59 高级工 110 99 97 94 88 83 77 66 55 中级工 106 95 93 90 85 80 74 64 53 初级工 及以下 100 90 88 85 80 75 70 60 50 国发[1978]104号、闽人福[1984]119号退职人员;55元注:计发比例不在表列标准的退休人员,按其实际比例计发。 省直在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福州地区补贴标准表 计发比例 100% 90% 85% 80% 75% 70% 60% 50% 行政人员 正省 210 198 192 186 180 174 162 150 副省 195 185 179 174 169 171 153 143 正厅 175 167 162 158 154 150 141 133 副厅 165 158 154 150 146 143 135 128 正处 150 144 140 137 134 131 124 118 副处 140 135 132 129 126 124 118 113 正科 135 130 128 125 123 120 115 110 副科 及以下 130 126 123 121 119 117 112 108 专业技术人员 教授 175 167 162 158 154 150 141 133 副教授 150 144 140 137 134 131 124 118 讲师 135 130 128 125 123 120 115 110 助教 及以下 130 126 123 121 119 117 112 108 工人 高级技师 135 130 128 125 123 120 115 110 技师 133 128 126 123 121 119 114 109 高级工 及以下 130 126 123 121 119 117 112 108 退职人员(含闽人福[1984]119号):110元 注:计发比例不在表列标准的退休人员,将100%标准中除85元(副厅级及以上干部和教授为90元)部分不打折外,其余部分按其实际比例计发。 省直在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福州地区生活津贴标准表 计发比例 100% 90% 88% 85% 80% 75% 70% 60% 50% 标准 100 90

上一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的转移[微蜂网社保托管]

下一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比例[微蜂网社保托管]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