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政策从哪年开始[微蜂网社保托管]
2020-12-16 10:26:44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其中包括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但是养老保险政策从哪年开始的呢?想必大家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养老保险政策的相关内容。
一、养老保险政策从哪年开始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86年开始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先后经历初步建立(1950-1966)、“文革”中的破坏以及“文革”后的恢复(1966-1986)、改革与完善(1986年至今)三个阶段。“文革”结束后,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恢复。此阶段的制度特点为:单位成为养老保险金筹集发放的主角,企业完全承担了原来劳动部和工会的职责,制度中的监督与制衡关系不复存在;依然实行现收现付制的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覆盖面狭窄。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仍主要集中于国营企业;企业完全负担社会养老保险,且新老企业负担不均;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无法适应工资制度改革的要求。经济改革使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企业工资制度也发生变化,以标准工资为基础的养老金计发难以为继;基本养老金没有调整机制,如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等;退休条件以及待遇水平与工龄挂钩的做法欠科学。
1993年开始全部实行合同制,缴纳养老保险,逐步推广到其他各个企业,并且逐步扩大缴费覆盖面,陆续出台个体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由于国家是实行先试点,再推广的政策,各个地区实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先有后。
二、养老保险怎么交
不同的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列举的几种缴纳方法: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己缴纳工资收入的12%,单位补缴12%;自己缴纳部分从工资中扣除。
2、公司职员、私企员工:自己缴纳工资收入的8%,单位补缴16%;自己缴纳部分从工资中扣除。
3、无工作人员:按照当地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金额进行缴费,连续缴纳15年就行。个人缴纳的基数有100元、200元直至上千元各种不同的档次,交得越多,退休的时候领得越多。
三、养老保险的领取
养老金的领取需要按照“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计算”的原则。主要有下面几个情况:
1、参保人的参保地和户籍地一致,可以在参保地领取养老金。
2、户籍地和参保地不一致的,在参保人缴费满10年的地方领取养老金。
如果参保人有多个缴费满10年的地方,则到最后一个满10年的地方领取养老金。如果参保人在所有地方缴费都不到10年,那就需要把养老关系转回户籍地,并领取养老金了。
综上所述,我国最早实行缴纳养老保险,是从1986年开始的,在国企单位试行劳动合同制,并开始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的养老保险政策从哪年开始的问题及相关内容。若您还有其他问题想了解,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