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蜂头条

好消息!生育津贴新变化,多地降低连续参保门槛

2022-10-26 18:20:23

您是否有类似相关问题


好消息!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发布指导意见,多省市发布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大家最关注的生育津贴也有了变化!


生育津贴新变化


一、未婚生育也可领取生育津贴


8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会上,有记者提问,我国部分地区在生育津贴发放时,提出了结婚证等前置条件。


对此,国家医保局回应,我国未婚已育女性办理生育津贴,不需要结婚证等材料。


二、生育津贴门槛降低,参保次月即可享受生育津贴


今年以来,广东、浙江、福建等多省市都发文明确降低享受生育保险的连续参保门槛,缩短生育津贴领取的时间:


广东省


根据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主要有两点变化:


享受待遇不再受参保满一年期限制: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费的次月起,职工及职工未就业配偶可以享受对应的生育保险待遇。


延长生育津贴领取时间:从生育第二天之后一直到3年之内,都可以进行生育津贴申请和生育费用的报销。


浙江省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浙江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助力“浙有善育”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通知》,缩短了领取生育津贴的时间,扩大了生育保险覆盖面。


生育保险待遇享受起始时间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致,其中生育津贴待遇缴费未在参保地连续满6个月的,各地可根据实际待其缴费满后,进行回溯支付。


福建省


福州、漳州、三明的所有参保人员,分娩前未连续缴满12个月的生育保险(即便只连续参保1个月),也可以享受一半的生育津贴待遇。


宁德、泉州地区的参保人员,只有新参保人员的生育保险连续缴纳不满12个月,才能享受正常职工50%的生育待遇。


莆田、龙岩、南平和平潭的新参保人员,生育保险缴纳未连续满12个月,只能享受50%的生育医疗报销,没有生育津贴。


福州和莆田分娩前12个月(含当月)生育保险有中断超过3个月以上,补缴后生娃,也可以享受一半的生育待遇。


生育津贴计算标准


一、计算生育津贴的两大要点


第一,生育津贴是按照单位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的。



第二,职工的平均工资依据用人单位上一年度生育保险的缴费工资确定。


举个例子:

小王2020年5月入职,工资4500元;

小冯2021年2月入职,工资6000元,公司均按照她们的工资申报参保。


小王于2021年11月顺产分娩一孩,小冯于2022年1月顺产分娩一孩,享受生育津贴的假期天数同为98天。


虽然小王和小冯原工资不同,但公司上一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都为5626元,那两人领到的生育津贴是相同的。


均为:5626÷30×98=18377.94元


二、生育津贴不等于产假工资


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不一样的。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为员工承担生育津贴的主体是社保机构。


产假工资:员工休产假期间,企业为其发放的工资。为员工支付工资的主体是用人单位。


计算提醒▼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企业不用再为员工重复支付工资了;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采用就高原则,用人单位需要补差额发给个人。


三、生育津贴申领流程


现目前,全国少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政策,如重庆市、河南郑州、浙江省部分城市。即只要在指定医院使用生育报销生育费用,无需申报即可按月领取生育津贴。


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需要在当地医保局走申领流程的,详情如下图(因地区差异所有不同,大家可以咨询当地医保局):



2022年生育津贴具体申领流程


这边小蜂就给大家讲讲2022年生育津贴怎么领。


√申请、领取时间

分娩后3个月内,妈妈需要向单位申请生育津贴申领手续。社保机构受理审批后的30个工作日内会发放生育津贴,最长不超过90天。不清楚的可以拨打社保热线“12333”人工咨询。


√办理条件

1. 在职人员

2. 生育时累计缴纳生育保险满1年

(生育津贴的审核和发放都需要社保处于在缴状态,建议拿到手再离职)


√生育保险怎么缴纳

单位缴纳的五险一金里的五险就包含有生育保险,不用额外缴纳。


√办理方式

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办理,不需要员工自己办理。只要你正常登记缴纳五险,把资料提交给用人单位,单位线上办理即可。


√所需资料

1.生育津贴申请表(可网上下载)

2.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3.夫妻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生育证明/准生证

5.婴儿出生证明

6.女职工本人银行卡及复印件

7.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例、出院小结等原始资料


√生育津贴能拿多少钱

生育津贴计算公式为:生育津贴=上一年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产假天数

目前,根据相关政策,女性的产假为98天,剖腹产加15天;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多加15天。


√国家规定法定产假

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假15天

难产者,多给予15天产假

多胞胎者,每增加一个婴儿,可多享受15天产假

女职工怀孕4个月内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怀孕4个月后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上一篇:产假归来拒绝调岗被辞,法院:“宝妈”不冤!

下一篇:受疫情影响,企业可以延发工资吗?33个疫情劳动法问答来了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且文本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家删除。

优选推荐

社保托管

最快2小时全国落地

工资代发+个税申报

全国多城市工资发放报税

¥10/人月起

残疾人就业帮扶

解决就业 减免残保金

¥69/人月起

马上联系我 立即咨询